首页 > 都市小说 > 郎欺 > 郎欺 第34节

郎欺 第34节(2/2)

目录
好书推荐: 废土第一卧底 [综]时空穿梭 [HP]传承 和豪门大佬联姻后 和沈先生协议结婚后 我的专属模特 不堪想 不回头 常温 成为千金后被万人嫌了

郎欺郎欺 第34节

王姮姬闭门不出,着了魔似地整日整日地泡在医书中,医书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 与众御医议事,竭尽全力找出延长父亲衰老身体的房门。

她疯了一般挽救父亲的性命, 甚至去寺庙求佛, 希望以自己的寿命换取父亲寿命, 然无济于事。

冯嬷嬷和桃枝桃干几个直要落泪,小姐是真心爱父亲啊,她自己生病时都不见这般对自己上心过。

大婚在即,王家半点喜气也无。

……

于此同时, 朝中发生了一件大变故。

陛下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提拔了一位新的太常博士, 专司官员选拔、考试、改革之事, 监察百官。

据说这位太常博士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儒家法家双修。此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不隶属于任何机构, 直接听命于皇帝。

因他的建议, 陛下发动了改革, 彻底废除九品官人法,以后凡当官者须得通过朝廷一年一度组织的考试。

同时, 这位神秘的新太常博士还让陛下一改王章执政时的“无为而治”,改用法家的“刻碎执政”——即定下各种琐碎严苛的法令,事情无论大小,皇帝皆要过目。

皇帝变成了唯一的决策人。

此改革一出,群臣顿时炸锅,议声如沸。

别的不提光考试一项便使世家子弟无法白白拾官,刻碎之政更将权力完完全全收拢到了皇帝手中。

长久以来,陛下一直温吞痴傻,与世家大族维持着共治的局面。随着这位新太常博士一到,这种局面好像被打碎了。

世家大族和皇帝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首先世家进行了反制,考试一连数次无人应考,连鬼影都无的考场,空余一张张精心编纂的试卷。

另外,许多豪门官员直接罢朝,托病数日不露面。少数入朝的官员对那位新太常博士弹劾,言辞激烈。

满朝文武,竟无一员支持新政。

本朝之所以能立国,靠的就是以琅琊王氏为首的世家大族的扶持。将近九成九的官员都出身门阀右族,皇帝实行这样的新政,完全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人人都看得出来,这场来势汹汹的改革对准的是琅琊王氏。皇帝似乎有意制衡,处处打压,甚至剥削王氏应得的官位。

那位引起一切事端的太常博士却始终没露面,没有任何人知道身份。他暗中化为皇帝的一把利剑,指向所有人,对谁谁便大祸临头。

人人自危。

在这位新任太常博士的指导下,陛下让群臣在早朝公开议论政治得失,名为罪己,实则让心腹之人指出琅琊王氏的种种罪行。

太常博士弹劾王氏子弟王绍利用裙带关系登临高位,数年来欺男霸女,好色成性,引得百姓怨声载道。

陛下拿到了铁证后,将王绍流放外地,并勒令其永不许归京。

其余几个被劾奏的王氏子弟亦得到了或轻或重的惩罚,贬谪免官者大有人在。

从前王太尉康健时,武有王戢在外征战沙场,文有郎灵寂在内运筹帷幄,文成武德,整个王家宛若被罩在一层坚不可摧的保护罩中,任风雨摧残纹丝不动。

而现在祸起萧墙破金汤,王家与郎灵寂的婚事取消,坚不可摧的保护罩千疮百孔,来自于帝室的毒箭便如流星嗖嗖射来,每一箭都给王氏深重的打击。

王氏新的盟友司马玖是尊贵的皇太弟,为人拘泥犹豫,端端是个墙头草,哪方强大就押注哪一方。

琅琊王氏陷入了政治漩涡中,或许,将迎来家牒上有史以来最危险的一页。

如今的天下大势处在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平衡中,一触即碎。

王章病入膏肓,王家暂时由王戢主事。

王戢见五弟被流放,急得火冒三丈,恨得牙根痒痒,但王氏家训有云:永世不行篡逆之事,永不登基为帝。

王戢再恨也只能忍,不能直接将龙椅上的司马淮拉下来。他刚刚开始征战,兵力还很弱小,不足以夺取天下。

郎灵寂当初给出的建议是,先夺取长江的门户江州,再以江州为基地,依次夺取荆州、湘州、交州等六州,向北驱逐匈奴,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可因为九妹的退婚,郎灵寂不在了。

王戢为自己不能妥善保护家人而深深羞愧,毅然决然入宫求见陛下。

他带着自己江州的战功,以及名单上牺牲王氏子弟的名字,求陛下收回成命,与门阀和平相处。

王戢骨头硬,皇帝不肯见,他便在太极殿前顶着烈日足足跪了三个时辰,跪得汗水顺着遒劲的肌肉往下流,依旧腰板直挺,铿锵然面不改色。

内侍看不下去,劝道:“王将军,您先回去吧,这会儿新任太常博士大人正在里面,陛下是不会见您的。”

王戢鄙然蔑视:“太常博士,一介寒门,奸佞惑主的小人!”

说着双手抱拳,朝太极殿朗声喊道:“陛下!我琅琊王氏有辅佐您的先祖南渡之功,平南方士族、平苏峻之乱,一心一意支持您的先祖!先祖皇帝践祚时,曾邀我琅琊王氏共升龙床。如今,您违拗祖训,屡屡听信奸佞小人,打压正直的臣子,是置国家朝廷于不顾吗?”

他中气十足,瓮声瓮气,长风浩荡,一番慷慨的喊话下来震得太极殿屋瓦上的尘埃都滑落下来,耳膜阵痛。

这番看似大逆不道的责问,以臣子之身质问君王,也就只有民间童谣“王与马,共天下”的琅琊王氏才敢做出来。

奇怪的是,王戢的逆反言论并未引起其他世家大族群臣的诛伐,相反许多人支持他,跟他一块下跪。

琅琊王氏是士族之首,王氏的利益代表了所有士族的利益。大家谁都不想要科举考试制,谁都不想皇帝独揽大权,破坏了“世家与皇帝共天下”的格局。

“求陛下收回成命!”

“求陛下诛杀奸佞小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