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266节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266节(2/2)

目录
好书推荐: 极端天气 别救我,睡我就好 归澜 秋雨有来信(校园 1v1 h) 穿越进黄油的我今天抽到了什么马赛克? 群鸟沉默时 徐總他是自願的【限】 采薇(产乳 NPH) 哥给我做狗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266节

银行人员算了利息将日期余额记在存折和自己的账本上。

将整数的银票递给她,“购买债券在其他柜台。”

张月娥拿着存折和一张银票往卖债券的柜台走,这个柜台跟其他柜台比人少得可怜。

她将银票递过去,一看还有三个月到期的国债,立刻改变了主意。

“十两五年,四十两三月债券。”

柜台人接过银票很快将她要的债券放到了她手里。

……

宝音看着债券销售情况,“已经售完了?”

“是,京城这边的人对于高利息的债券还是很认可,不过其他地方的债券销售数量就不怎么明显。”

只修通州到天津这一段,她计划只发行一百万债券,考虑到现在交通不是很便利,只在京城周边的城市发行。

留给京城的份额最多有三十万两,其次是天津二十万。

其他城市再分一点,到县级只有几千两份额。

不过跟京城这个已经孵化了好几年的市场不一样,县级就显得保守许多。

再看看买三月债券的人最多,其次是一年。

宝音倒是没有失望,三个月也行,正好施行一下计划。

聚贤楼近日很热闹,九月之后南方的商人准备返程,这聚贤楼的生意一下子爆满。

人一多,消息就流通。

“这债券买亏了,昨日我得了消息,夏日户部官员去江南购买军队的冬衣棉服,最后选中江宁旁边的常州。”

“那常州去年开了一家服装厂,生产了一种棉大衣在北方非常受欢迎,今年户部就奔着它去的,那家工厂接了大单子,做不完准备分给一些小厂,早知道我这钱就不拿来买债券了,拿来建厂从这家服装厂手里接点活赚得比这点利息钱高多了!”

“棉大衣?徐员外,你说的可是去年在京城畅销的那个棉大衣?这可是畅销货,带到草原上,一件能换两头羊!”

“徐员外你这手里银钱不凑手,要不我们合伙做买卖,大家出一点合伙开个厂,不过你得保证咱们能从人家手里拿到订单。”

那叫徐员外笑呵呵道:“没那个必要,我回去将几个商铺处理了,开一家小作坊的银钱还是有的。”

有人找他打听那服装厂的事,一听内务府也下了五千棉服订单,顿时觉得靠谱,是赚钱的好买卖。

崔掌柜听了一耳朵,当即端了一壶酒走到徐员外桌前。

“徐员外,为了开作坊卖铺子就不值当了,这好地段的铺子可是可遇不可求。您要真缺钱,不如我帮您找个好买家收了您手里的债券?”

徐员外开玩笑道:“我手里有一千两债券,你介绍的人都能吃下?”

崔掌柜笑笑:“别说一千两,一万两都没问题,不过您这急要钱,回收债券定然不能按照实际面值给,你要是愿意打个六折七折,您有多少都收。”

徐员外干笑一声,“崔掌柜说笑了。”

崔掌柜朝客人们拱手:“谁要是缺钱使,我都愿意折价收下。”

只一两天时间,暗地里流传着一股有人私下收购债券的消息。

没几日有缺钱用的人就找了过来折价买了。

因为手里的债券也不多,也没亏多少。

没几天拿国债变现的人少了,崔掌柜不慌不忙将回收价格定在了七折。

这会儿也有人回味过来了,这就是赚钱的好买卖,低价买入等到期后兑换,这其中利钱可比实打实的利息多多了!

至于利益受损的人,谁又会在意?

因为更多的人下场抄底,市面上流通的债券变少了,崔掌柜不慌不忙将收购价格推到了九折。

其他人见状也只能跟上。

就算是原价收也是有利益,因为这三个月已经过了一半了。

等收购价格到九成,崔掌柜听从指示将手里的债券抛售了三分之一,用这一部分收益又推高了收购价格。

九一折、九二折,直到九八折全部抛售。

大量债券一下子被人全部吃进。

没多久一个小道消息传开,说押银的船破了,外地的银子进不了京,原本定在三月后兑现的债券很可能得推迟到来年去。

这让不少头脑发热的人清醒过来,看着手里不少原价甚至超出原价收购的债券欲哭无泪。

这么多债券放在手里就是一张纸,要是不能按时兑换成银子,他们的生意周转就会出问题,实在是没必要为了这点子利益把自家生意给丢了。

有人偷偷找上崔掌柜。

“九九折回收,要吗?”

崔掌柜笑着摇头:“我那熟客前些日子已经收了不少,您这边要是愿意七折出,我倒是能收下。”

那人实在是等着用钱,忍痛出了一半,剩下的等期限到了去银行,算上利息钱蚀本还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于是崔掌柜再次挂起了七折收购债券的牌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