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57节(2/2)
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 第57节
&esp;&esp;贾珩应了一声,拿起一旁的毛巾,将身上的水擦干净,也不知澡水用的什么香料,馥郁幽香,沁入肌肤……借着热水,腌入味了。
&esp;&esp;贾珩凝了凝眉,多少有些不习惯。
&esp;&esp;想了想,拿起一旁的衣衫,这是一件蜀锦圆领长袍,领口、袖口都刺以云纹,颇见精美。
&esp;&esp;贾珩沉吟了下,将之放在一旁,拿起方才自己的衣衫换上。
&esp;&esp;纵然知道不是晋阳牌”原味”锦袍,他也没有穿。
&esp;&esp;穿上衣衫,长身玉立,神情施施然出了厢房。
&esp;&esp;见贾珩仍着入府之时的青衫直裰,怜雪清冷如玉的脸蛋儿,微微顿了下,目光诧异道:“贾公子,方才椅子上的衣衫没有看到吗?”
&esp;&esp;贾珩默然片刻,清声道:“人不如故,衣不如旧,怜雪姑娘,走吧,别让公主殿下等久了。”
&esp;&esp;怜雪:“……”
&esp;&esp;一张清丽、白腻的脸蛋儿,现出一抹异色,明眸定定看着少年的侧脸,一时有些不知说什么好。
&esp;&esp;贾珩说完,冲怜雪点了点头,向着来路而去。
&esp;&esp;衣服这东西,还是要自己穿着舒服才行,青衫直裰,才是属于他现阶段的底色。
&esp;&esp;当然以上都不重要,是方才的袍子……有些宽松了。
&esp;&esp;二人在阁楼花厅,汇合了晋阳长公主。
&esp;&esp;晋阳长公主放下手中的书稿,柳叶细眉下,顾盼流波的美眸,瞥了一眼贾珩,倒也没说什么,清声道:“小贾先生,启程吧。”
&esp;&esp;方才,她也忘了,二人身量不一样,她平时所备下的衣衫多半是不合身的。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目光掠过丽人前襟,顿了不足一瞬,就挪开目光。
&esp;&esp;此刻坐在一旁拿着一个转动不停的风车的李婵月,捕捉到某人的目光,颦了颦秀眉,道:“娘亲,我也去宫里看看。”
&esp;&esp;晋阳长公主笑了笑,道:“你不是才从宫里上学回来吗?不在家多玩儿一会儿,还去宫里?”
&esp;&esp;“家里有什么好玩儿的,再说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李婵月拿着手里的风车,软声说道。
&esp;&esp;晋阳公主目光既是宠溺又是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家女儿:“你不嫌累就行,走吧。”
&esp;&esp;第89章 问对
&esp;&esp;一辆马车由着四皮毛色顺滑,马蹄矫健的枣红色骏马拉动,踏在青石条板铺就的朱雀大街之上,向着宫城而去。
&esp;&esp;马车之内,轩敞雅致,布置精美,甚至还放着一方楠木小几,其上摆放有茶果等物。
&esp;&esp;晋阳长公主坐在正中,仪态端庄,风华雍容,凝眸看着一旁的青衫直裰的少年,放下一旁的茶盅,问道:“方才,本宫的叮嘱,小贾先生可还有疑问之处?”
&esp;&esp;却是在方才的路途之上,晋阳长公主交代了见天子的礼仪。
&esp;&esp;倒也没有什么三跪九叩,并非国家大典。
&esp;&esp;贾珩点了点头,道:“并无异议,多谢殿下提点。”
&esp;&esp;一旁的李婵月打量着对面的少年,见其面容清正,方才她倒也听明白了,这贾珩似乎写了一个话本,然后被皇帝舅舅看中了,就召进宫中问对。
&esp;&esp;“这人看着和以往那些名士还有几分不同,娘亲以前认识的那些名士,倒是没有这么年岁小的,比我也大不了几岁,而且皇帝舅舅对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不怎么感兴趣,却召见这人,想来是个有学问的。”清河郡主歪着螓首,明眸眨了眨,心底闪过一抹好奇,将清澈如水的目光,盘桓在对面少年怀中抱着的木盒上。
&esp;&esp;她当然不会胡乱猜测她的母亲,否则本来没有的事,经过她一折腾,反而再让娘亲心头留了意。
&esp;&esp;几人心思各异之时,马车已驶入九重帝阙。
&esp;&esp;因为晋阳长公主受宠于两宫,特许以丹陛之前御道行车,但晋阳公主自没有将马车驶入大明宫的道理,将车驾交给一个内监,扶着自家女儿李婵月下了马车。
&esp;&esp;贾珩站在陈汉宫苑中,环目四顾,只见远处是错落有致的宫殿建筑,飞檐斗拱,朱墙黛瓦,四方宫女、内监,力士,侍卫,成对而过,神色匆匆。
&esp;&esp;大丈夫生天地间,带三尺剑,当居此华宅!
&esp;&esp;不知为何,贾珩心头浮起此念,虽是一闪而逝,但却如有某种魔力一般,在心底滋生,那是一种名为“野心”的东西。
&esp;&esp;“小贾先生,忘了本宫方才是怎么和你说?”晋阳长公主在一旁美眸横了一眼贾珩,口中发出一声轻哼,笑了笑,说道。
&esp;&esp;“见天家之威严,帝阙深重,一时忘而四顾,还请公主殿下海涵。”贾珩看向晋阳长公主,拱了拱手。
&esp;&esp;晋阳长公主轻轻一笑,说道:“好了,本宫知你是少年郎,好奇张望,不过等下面圣之时,不可如此,否则,会遇内监呵斥,那时,本宫面上也不好看。”
&esp;&esp;虽说外官入宫觐见,不可东张西望,但那也只是规矩,如晋阳长公主视宫禁出入如家,自然也不会生出太多敬畏之心,只是不想惹麻烦。
&esp;&esp;方才,她只当贾珩少年心性,倒也不以为意。
&esp;&esp;贾珩说完,重又恢复目不斜视之状。
&esp;&esp;方才不过是借下车的空当,以观陈汉宫廷之奢华、壮丽。
&esp;&esp;大明宫,偏殿
&esp;&esp;秋日阳光自轩窗而落,落在红杉木而制的御案之上,着明黄色龙袍,头戴硬脚幞头的崇平帝,手中拿着毛笔,在一张铺开的宣纸上,凝神书写着《临江仙》。
&esp;&esp;这首词,这位帝王似乎十分喜欢。
&esp;&esp;这二日,已不知临写了几遍。
&esp;&esp;“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崇平帝如苍松嶙峋的瘦眉下,目光明亮锐利,口中喃喃说着,将毛笔放在一旁的笔架上,清瘦、冷硬的面容上,隐有几丝莫名之意。
&esp;&esp;大明宫掌宫太监戴权,年岁五十出头,头发灰白,躬着腰,走到熏香兽笼前,从小太监手中递来的玉壶中,分拣出沉香、冰屑等物,倒入冒着火星的熏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