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两世 第69节(2/2)
穿越之两世穿越之两世 第69节
&esp;&esp;谢嵘才没心思理会这些小事,凌锐都会给她处理好的,她开始兴修水利和道路,她不是分派给各地官衙,而是交给了商人。
&esp;&esp;只要各地官衙配合就好,不配合也没关系,锦衣卫神出鬼没,只要不被锦衣卫抓到,算你厉害,一旦被锦衣卫盯上,你的官途也就到头了。
&esp;&esp;有人等着看好戏,商人能派什么用?
&esp;&esp;却没想到,凡是商人接手的工程,做的又快又好,价钱还低!
&esp;&esp;现在的商人说实话,还是讲良心为主的,既然接了活就不会偷工减料。
&esp;&esp;要知道商会是陛下成立的,这要是做不好,那就是给陛下脸上抹黑,自己还能在商会里立足?
&esp;&esp;陛下可是给我们提高了地位和待遇!
&esp;&esp;商人之子现在可以读书考功名了啊。
&esp;&esp;谢嵘登基第十年,户部尚书绞尽脑汁要把商会归入户部,工部尚书脑袋想秃了要把工学纳入工部。
&esp;&esp;这两样每年产出的巨额利润都是皇帝的,不是朝廷的,这不行啊!
&esp;&esp;谢嵘终于‘拗不过’大臣们,这两样并入了户部和工部,但同时严格的监管也是必须的。
&esp;&esp;工学里的技术一直在更新,武器也是,谢嵘把武器发给边疆,鼓励将士们去打仗立功,周边小国叫苦不迭,纷纷称臣。
&esp;&esp;何大海的船队越来越大,利润也是惊人,户部尚书又瞄上了,这回谢嵘坚决不同意,只肯给一部分利润。
&esp;&esp;谢嵘登基第十五年,朝臣们问谢嵘要继承人,谢嵘开始考察兄弟们的孩子,于是宫里小孩顿时多了起来。
&esp;&esp;谢嵘登基第二十年,她把十七皇子年方五岁的孙子立为了太子,朝臣们和宗室顿时安心了。
&esp;&esp;谢嵘开始带着太子上朝,太子十岁,谢嵘让凌锐派人护着他去游历大雍。
&esp;&esp;太子十五岁回到京城,继续跟随谢嵘上朝。
&esp;&esp;太子十七岁成婚,十九岁太子妃生下嫡子。
&esp;&esp;谢嵘登基第四十年,她把皇位禅让给了太子,此时太子二十五岁,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esp;&esp;谢嵘和凌锐坐船出海了,新帝极为不舍,但是没办法,谢嵘道,“行了,生产队的驴都得歇歇,我做到了我能做的,剩下的靠你了。”
&esp;&esp;大雍在谢嵘手里四海靖平,繁荣昌盛,史称天凤盛世。
&esp;&esp;从海外回来直到去世,谢嵘和凌锐就住在别宫,凌锐早就是国公了,夫妻俩晚年生活很简单。
&esp;&esp;新帝待谢嵘一直很亲热。
&esp;&esp;谢嵘走在凌锐之前,凌锐在谢嵘走后第二天也闭了眼,两人葬入皇陵,谢嵘谥号是成康,史称成康女帝。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第一个故事结束,明天新故事。
&esp;&esp;感谢在2023-08-28 22:59:52~2023-08-29 22:06: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esp;&esp;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猫猫爱糖糖 34瓶;yjdoris 20瓶;54983996 10瓶;荭瑜、秋 5瓶;汪芳琴、大黄猫咪、临渊羡鱼、掌界 1瓶;
&esp;&esp;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esp;&esp;第59章
&esp;&esp;秀才一
&esp;&esp;后世研究大雍历史, 最值得关注热度最高的当然是丰庆帝和他的女儿天凤女帝,历史学家认为丰庆帝砍削藩王是个非常英明的举措,给女儿的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esp;&esp;天凤女帝就不用说了, 一生都是个传奇, 据说女帝降生上天就降下五彩华光, 召示了这孩子的不凡(谢嵘, “胡说八道”)
&esp;&esp;女帝从小就聪慧绝伦, 过目不忘, 丰庆帝特意请了两位学识出众的女先生教导小公主,两位先生对公主赞不绝口。(谢嵘和水赵三人,“……”事是这么事,但似乎完全对不上。)
&esp;&esp;及到了公主长大, 外邦蛮夷进京, 一眼看到公主就惊为天人,上书求娶,丰庆帝不允,蛮夷怒而扰边, 公主未来的丈夫凭一己之力打退蛮夷, 进京受封, 公主对少年将军一见倾心, 丰庆帝欣然赐婚。
&esp;&esp;(谢嵘,“这都什么跟什么, 我哪里见过什么蛮夷的面啊?不是,顺序好像都错了, 我没那么祸国殃民, 直到洞房我才见到了凌锐, 我皇爹赐婚一开始也是为了笼络他, 好把禁军抓在自己手里,凌锐身后没派系才是重点,算了,不解释了。”槽多无口。)
&esp;&esp;好在正史没这么离谱,也不会有那么多形容词,就是记录这件事什么时候发生,又是怎么处理的,公正客观,毫无偏倚。
&esp;&esp;人们争论最大的是天凤女帝得到帝位,来路正不正。
&esp;&esp;正史上说的清楚明白,丰庆帝立遗照,两份如何存放,待帝驾崩,取出遗照,诏书上明确属意女帝登基。
&esp;&esp;人们吵翻了,“女帝辅政好几年,那时候整座宫廷都在女帝手里,改个诏书不要太容易!”
&esp;&esp;“胡说什么呢,那时候丰庆帝还在的,他要是闲来无事看一眼诏书,这不就露出破绽了?”
&esp;&esp;人们争论的原因就是丰庆帝立谢嵘太过奇怪,因为他不是没儿子,儿子一大堆啊,从古至今家产都是儿子继承的,即便谢嵘优秀,她也嫁人了,谁见过嫁了人的女儿回来踢开儿子继承娘家遗产的?
&esp;&esp;不要说安王想不通,现代人也想不通。
&esp;&esp;(谢嵘,“想不通是你们的事,反正我当了皇帝,嘻嘻嘻。”)
&esp;&esp;史学家们嗤之以鼻,丰庆帝怎么想的他们是不知道,他们只看证据,那两份遗照还在呢,去看看上面的印玺,一个都不少,还有丰庆帝的小印,女帝的帝位名正言顺!
&esp;&esp;时间拉回去,此时丰庆帝已经卧床不起,他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他叫来内侍冯荣,“冯荣,宝珠,是不是改了遗诏?”
&esp;&esp;冯荣跪地不起,额头碰着地面。
&esp;&esp;丰庆帝微微一笑,“你怕什么,也是我不好,把她拎到了那个位置上……品尝过权利的滋味,谁又会想放弃。”
&esp;&esp;冯荣浑身颤抖,“陛下,陛下……殿下,殿下对您的孺慕并不掺假,她一直希望您好好活着。”